
赵宪
(1544 ~ 1592)
本贯白川, 中宗39年(1544)月28日生于金浦郡, 父应知、母车氏。
字汝式, 号重峰、陶原、后栗。 壬辰倭乱时, 因担任义兵将, 所以諡号为文烈。 1565年(明宗 20)到成均馆学习, 24岁文科及第, 暂在校书馆副正字职, 后又在郑州、波州、洪州担任教授工作。 赵宪在波州担任教授时, 与成浑和李珥交往, 影响颇多。
1572年(宣祖 5)校书馆任职时, 因反对王不准在庙里烧香而被革职, 流配到富平兩年。 1581年任工曹佐郎、全罗道道使、宗庙署令。 1582年为奉养双亲, 出任报恩县监。 1586年任公州提督官。 因李珥、成浑等遭人反对, 而返回家乡沃川。
壬辰倭乱起, 身为义兵大将, 可大展自己的志气时, 不幸在锦山壮烈牺牲, 死时49岁。 赵宪的尸身运回沃川, 举行葬礼。 壬辰倭乱结束后, 被封为一等功臣, 与父亲同封为吏曹判书。
他的墓地在沃川郡安南面都农里。 1656年立臣道碑, 清音金相献作文章, 东春堂宋俊吉书写。 沃川的表忠祠、锦山的成曲书院、报恩的尚贤书院等皆有他的忠节之气, 也在锦山七百义冢立碑。 他的著书有[重峰集]、[重峰东还封事]。 他是高敬明、金天一、郭才友, 壬辰四忠臣之一。
1572年(宣祖 5)校书馆任职时, 因反对王不准在庙里烧香而被革职, 流配到富平兩年。 1581年任工曹佐郎、全罗道道使、宗庙署令。 1582年为奉养双亲, 出任报恩县监。 1586年任公州提督官。 因李珥、成浑等遭人反对, 而返回家乡沃川。

他的墓地在沃川郡安南面都农里。 1656年立臣道碑, 清音金相献作文章, 东春堂宋俊吉书写。 沃川的表忠祠、锦山的成曲书院、报恩的尚贤书院等皆有他的忠节之气, 也在锦山七百义冢立碑。 他的著书有[重峰集]、[重峰东还封事]。 他是高敬明、金天一、郭才友, 壬辰四忠臣之一。